里運河降堤土方工程
發布:2017年10月30日 所屬分類:已建工程 訪問統計:4779
里運河降堤土方工程:里運河是京杭大運河的古航道、貫穿城市主城的核心區域,人文景點眾多,國家級、省級及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百余處,承載著淮安千年的運河文化,見證了昔日淮安漕運文化的興盛。為弘揚歷史文化,提升生態經濟價值,為市民和游客創造更好的休閑親水空間,再現“壯麗東南第一州”景象。2013年淮安市委、市政府將里運河文化長廊規劃建設列入全市十大重點工程之一,并確立了“一年打基礎、二年造環境、三年出成效”的階段性目標要求,提出按照“一個規劃、一支隊伍、一種機制、一種考核”,集各方力量,全力加快里運河文化長廊規劃建設。
伴隨里運河文化長廊輪埠路降堤土方工程實施,需要對此段的水位進行控制,以保證度汛安全,保護沿岸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由淮安市水利資產經營有限公司出資,淮安市水利局組織實施的里運河水位控制工程主要是在位于清河區境內的里運河北門橋附近建一座水位控制閘,對里運河上游水位進行控制;在位于淮安區的堂子巷附近建一座水位控制工程,控制里運河此段河水的補充和排澇,控制工程的建設使得里運河從北門橋到堂子巷的水位可以常年保持在一定的水位,從排澇,目前下游的堂子巷水位控制閘已經建成,上游的北門橋水位控制閘正在建設中。這樣位于此段內的里運河河堤的防汛任務基本由以上控制工程承擔。為了進一步提升清江浦景區,使得堤邊古跡、岸景、景水渾為一體,經市政府批準,下游的放關水,這樣就使得里運河上從北門橋下到堂子巷的水位常年保持在一定的水位,市里運河文化長廊建設指揮部決定把大閘口至清隆橋段的里運河南堤降低2米左右,使得市民更好地享受親水空間,由于此段的里運河南堤堤頂道路的名稱為輪埠路,因此,把降低南堤土方工程稱為里運河文化長廊輪埠路(大閘口至清隆橋段)降堤土方工程。該項目分為兩期實施,第一期實施的范圍為大閘口到越秀橋段,項目名稱為里運河文化長廊輪埠路(大閘口至越秀路段)降堤土方工程,工段長約800m,路堤土方開挖50670 m3,國寺塔地基土方挖運6700m3,文廟路停車場土方挖運2700m3。第二期實施的范圍為輪埠路越秀橋到清隆橋段,全長約1.3 km,現狀河堤高程在11.8~12.6m,降堤后高程控制在10.2 m左右,降堤部分開挖需外運土方約43000 m3?偼顿Y約600萬元。